从银行高管到公募总裁+“换轨”让人生有更多挑战——专访蜂巢基金总经理陈世涌
日期: 2020-05-10

从银行高管到公募总裁 “换轨”让人生有更多挑战

——专访蜂巢基金总经理陈世涌


 (来源中国日报网)


“29年银行工作经历,亲历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,这是我个人宝贵财富,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信心,换了个轨道做蜂巢基金,主要是想挑战自己,让职业和人生都富有更多色彩。陈世涌的男中音清亮不失温润,极富穿透力。

疫情阻隔,网络会议成为专访的无奈替代,是否会有交流的冰冷,这总是让人担心。但蜂巢基金总经理陈世涌坦诚的话语、不时的爽朗笑声,让记者2个多小时的采访轻松、愉快。

让人生更富有色彩

陈世涌是兴业银行金融市场条线的开拓者和主要负责人之一,在兴业银行工作22年,经历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和蓬勃发展。陈世涌开始时专注外汇市场,再进而拓展到银行间市场、债券市场,伴随着市场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从简单到复杂,陈世涌一路走来。

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、同业业务部总经理、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、金融市场总部副总裁。这些令人羡慕的岗位是陈世涌能力的注解,也意味着进一步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。毅然挥别,背后自然有一股奔涌的推动力。

谈起奔涌的推动力,陈世涌描述的云淡风轻。也没有想太多,和志同道合者一起创业,做公募基金,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换个轨道,是挑战自己,也是验证自己,让自己职业生涯和生命更多一些色彩。

转轨背后更多的是理性和冷静。我在金融业工作29年,在兴业银行工作22年,长期的职业生涯锻炼,让我觉得能够通过努力把投资的事情做好,这让我和唐煌一起创业蜂巢有了信心,这个信心很重要。其次,银行的业务条线很多,不过我长期从事银行的同业业务和金融市场条线的业务,这与公募基金有很多相通之处。而公募基金更专注、更单纯,投资领域更窄,个人蛮喜欢。

唐煌是蜂巢基金的董事长,曾任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,和陈世涌是长期的业务合作伙伴。两人的投资理念、经历相似而又互补。对于创业蜂巢,两人一拍即合。

换了轨道后的陈世涌很忙。之前在兴业银行,资源多,不需要操心太多银行的行政、业务规模、业务发展等杂事,工作更专注把整个团队带好,把投资交易工作本身做好。而现在,这些杂事都在其工作范围之内。会比以前辛苦,又劳心又劳力的事多一些。当然,因为自己有思想准备,也不觉得是意外,这些工作都是必须做好的,有些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努力,如果给自己的工作打个分的话,80分吧。陈世涌对自己要求分外苛刻。

蜂巢是理想表达

20185月份,蜂巢基金诞生于上海,是由银行业资深专业人士发起,具有鲜明基因特质的公募基金。20191月份,公司第一只产品成立到如今,时间也只有一年有余,历史相对较短。但作为公募基金行业一位不折不扣的新兵,蜂巢基金的发展却令业内外瞩目,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一季度,基金管理规模已达118亿元。

之所以选择蜂巢这个词,首先基于它是一个形象的载体,稳健、稳固的六边形是它鲜明特点,它承载着我们的一个理念,就是不追求暴利,不追求最高一档的收益,追求的是长期、相对稳健的超额收益。另外,蜜蜂是一个勤劳智慧,通过专业分工,把事情做好的群体,蜂蜜是对这个群体劳作后美好的回报。我们寄望通过努力为投资者带来甜蜜的、美好的结果,助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陈世涌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公司名称。

专业是蜂巢发展的基石,由于发起人团队来自于银行,拿手好戏自然是驾轻就熟的固收产品,固收+”成为其产品战略顺理成章。数据统计显示,118亿元的基金规模中,固收产品占到了超97%。陈世涌坦言,我们核心团队相当多的来自银行,在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部门、投资交易部门、同业业务部门或者资产管理部门长期工作,有的做到总经理、副总经理,尤其是对固定收益、对债券市场熟悉。

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做,这是蜂巢从筹建到发展到现在两年里一直倡导的,也是蜂巢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。

从公司成长规律看,确定固收+’战略逻辑是清晰的,除了专业之外,背后还有三个逻辑,一是固收市场规模大;二是有持续的发展前景;三是需要专业机构发展以债券为主导的资产管理。谈到战略逻辑,陈世涌拿央企举例,实力雄厚的央企,如果作为股东发起设立的公司,起步阶段也不应该去走大而全、小而全的路。找到契合发展理念的切入点无比重要,蜂巢的主路径就是固收+’,在发展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,逐步地、适度地、有选择地添加其他资产或者策略。

单纯而独特的文化

以实事求是、公开透明的态度对待同事,同时也期待同事如此对待自己……,这有利于强化良好的行为和思考。这是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对投资企业文化的理解。这样的理解不属于桥水独有,蜂巢亦把其作为重要原则。蜂巢的理解是:单纯而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氛围,使蜂巢及其每一位员工能够专注于蜂巢核心领域的事业成就。

单纯而独特的含义并不神秘,固收+”是独特,单纯是同事之间关系简单。简单就是开诚布公地交流,对事不对人。什么等级,上下级之间的距离,这在公司都没有,董事长的办公室大家都可以随便进出,领导有时间也会走出办公室,跟大家一起,到员工工位上讨论问题,或者到小会议室一起切磋,公司成立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。有话当面说,简单直白,就事论事。员工也会吵,甚至包括高管之间有时也会有争吵、争论,因为总有分歧。

把一群不同领域、不同专长的能征善战的年轻人凝聚起来,这个要靠企业文化氛围。陈世涌对氛围的构建深有感触,对于蜂巢这样一个新基金公司来说,工作氛围尤其重要,通过努力把氛围塑造起来后,蜂巢的每个人是很享受的,这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。

把氛围构建起来,谈何容易?陈世涌笑称,用老话说叫以身作则,或者说是言行一致、表里如一,基调定下来后,从高管到普通员工,都要带头做好。

销售和投研两个轮子都重要

资产管理行业,驱动离不开两个轮子,一个轮子是投研能力,一个是销售能力。对于类似蜂巢这样刚刚成立或者处于成长期的投资机构,两个轮子都很重要,销售对于蜂巢的重要性显而易见。陈世涌对销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

蜂巢的投资产品,历史最长的也只有一年多,业绩再好,也只有短期说服力。没有较长的历史,这就意味着没有很长的过往业绩,投资人、投资机构建立对蜂巢信赖,需要更多别的理由,理所当然要额外花费更多的努力。

一些大客户,特别是对蜂巢有重要意义的机构或者渠道客户。为了增进相互了解,也经常亲自带队调研。陈世涌认为,亲自带队首先是一种态度,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。陈世涌给记者讲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:一家北方知名的城商行,不但有一定规模,而且在投资上也很活跃,有专业队伍,所以对合作对象比较挑剔,像蜂巢这样的新基金公司,几乎入不了他们法眼。经过前期运作、前期交流之后,陈世涌带着研发、投资部等部门要员一起登门拜访。因为都有银行工作背景,谈起银行,话匣子一下打开了。对彼此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,这家银行对蜂巢的运作理念、运作的框架、风险收益的策略思考和把握等都是认可的。即便是认可了,也不是立马就接受蜂巢,他们继续观察了一段时间,感觉蜂巢言行是一致的,最终才选择了蜂巢。

有了管理规模,如果投资业绩不行,那也仅仅是虚有其表。

投研是一个专业的事,没有秘密武器,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研究,做好研发。譬如,固定收益债券,核心就两个因素:一个是利率,一个是信用,那么就要在这两方面下足功夫。陈世涌对投研的理解建立在长期投资经验之上。为了做好投资,除了必要的各种体系、指标之外,蜂巢还有一个秘诀是反复复盘,定期、不定期地对每一个产品进行反思校正,检讨、改进、及时查漏补缺,不同范围的复盘会,只要有时间,我都会参加。陈世涌的严谨态度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。

(来源中国日报网)